 |
國研院攜手逾50家廠商 合作發展資安與智慧科技南部基地 (2021.04.21) 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是政府「五加二」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之一,為的是打造創新的綠能產業,建構智慧生態城市,並平衡台灣南北區域發展。其中,科技部負責C區發展,目標是建設亞太區的資安暨智慧科技與新創產業發展基地,除了匯聚產官學研能量,更以關鍵大廠為招商對象,加速資安及智慧科技研發 |
 |
施耐德匯集百位產業夥伴 共創能源管理的智慧轉型 (2021.04.14) 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法商施耐德電機(Schneider Electric)於3月底舉辦了「2021合作夥伴大會」,吸引了上百位的合作夥伴熱情參與,現場除了分享綠能發展的新契機 |
 |
東元電機、中華電信、微軟聯手擴大商機 加速推動工業4.0 (2021.03.22) 綠能大廠東元電機、台灣最大電信營運商中華電信、與公有雲領導品牌微軟,今(22)日簽署三方策略合作備忘錄(MOU),因應產業創新5G AIoT應用趨勢,整合三方於智慧機電、資通訊、雲端服務優勢,三家大廠將攜手尋求解決方案和擴大商機涵蓋,加速推動工業4.0發展為目標 |
 |
工研院與中油深化合作地下探勘技術 聯手打造地熱生力軍 (2021.03.12) 政府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%,為推動地熱發展,轉動再生能源兆元商機。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,工研院攜手台灣中油公司於今(11)日簽署「臺灣地熱區地下探勘技術深化及資訊交流合作意向書(MOU)」 |
 |
前瞻台灣綠能新佈局 科技部舉辦國際論壇暨成果發表會 (2021.03.12) 為推廣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之成果,並擴大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C區聯合研究中心的發展效益,科技部(12)今日舉辦「Taiwan GET!國際論壇暨成果發表會」,期促進學研團隊與產業界互動交流,幫助延續產學研合作研發推動與鏈結,並提升綠能科技的創新與參與相關應用成果 |
 |
2020科學園區營業額首破3兆 南科5nm放量回應市場供不應求 (2021.03.03) 科技部三大科學園區於今(3)日召開「科學園區2020年營運」記者會。惠於5G、AI及遠距商機等,帶動半導體產品需求強勁,園區2020年營業額順勢突破新臺幣3兆,達3兆276.25億元,較2019年成長15.03%;整體出口額高達2兆4,016.06億元,較2019年成長16.19 %;就業人數也增加到28萬8,237人,較去年成長3% |
 |
迎戰非傳統應用領域對手 友嘉深化盤整集團資源 (2021.02.23) 未來除了沿襲過去仰賴法人科專輔導、公協會結盟等創新模式之外,也有如友嘉集團趁機盤整內部資源,引進國外子公司來台生產等方式,節約營銷成本,將成為迎戰非傳統領域對手的有力籌碼 |
 |
為台灣綠能發展注入新能量 落實離岸風電人才培訓在地化 (2021.02.02) 為積極推動綠能產業進展,加速培育離岸風電人才形成產業的核心要素是必要的,位於高雄興達港的「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」已於年初正式啟用,開啟離岸風電人才培訓計畫 |
 |
漁業轉型綠能 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啟用暨開訓 (2021.01.11) 為推動台灣轉型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,積極完備水下基礎製造、海事工程技術、人才與產業發展能量,今(1/11)位於高雄興達港的「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」舉行工程開幕典禮暨人培中心訓練設施的開訓典禮 |
 |
台達第4套MW級儲能系統完成交付 彰濱光電場啟用 (2020.12.30) 電源與能源管理大廠台達今(30)日宣布,其在彰濱太陽光電場建置之1.5MW/1.5MWh儲能系統已於本月完成驗收,正式交付工業技術研究院啟用。
此為台達在台灣第四套百萬瓦(MW)級儲能系統,採用全新架構的戶外型電池機櫃組與功率調節系統,可調節彰濱光電場產出的太陽能電力,消弭再生能源間歇性造成的波動,讓電力穩定進入電網 |
 |
SEMI:80%民眾支持加速發展太陽光電 綠能產業認同度提升 (2020.11.18) 隨著蘋果、Google、台積電等企業加入再生能源倡議計畫(RE100),連帶要求供應鏈跟進,綠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蔡英文總統日前出席活動時也表示:「台美將開展經濟對話,其中替代能源是重要議題,台灣也希望能在2025年的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」,顯見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決心 |
 |
國際智慧能源週開展 加速太陽能、風電與儲能三面發展 (2020.10.13) 由外貿協會與SEMI攜手舉辦的年度最大規模再生能源展「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(Energy Taiwan)」於今(13)日舉辦展前記者會,邀請政府與產業意見領袖分別從國內政策、能源產業、企業用電三大面向切入,剖析國內綠能轉型目標方針與機會 |
 |
打造樹電共生太陽能電廠 奇美邁向36%減碳目標 (2020.08.11) 奇美實業宣布,他們將座落於台南善化的閒置工廠用地轉型為「奇美綠能園區」,地面型太陽能裝置容量達15MW,年發電量2千萬度,除了電廠,園區內更保存超過22,000棵樹,成為一座工業、生態、景觀平衡的綠能園區,樹電共生,年減碳效益達12,000公噸 |
 |
疫情影響全球資產震盪 太陽能金流例外持穩 (2020.04.28) 新冠肺炎疫情不只影響日常生活,各金融資產也經歷大幅震盪,美股熔斷加上「負油價」,金融市場充滿驚奇。隨著疫情演進看不到盡頭,投資人以「無差別拋售」方式出清 |
 |
2020台灣國際水週及循環經濟展 建構開拓綠金藍海市場的整合平台 (2020.03.16) 第二屆台灣國際水週(TIWW)及第三屆台灣國際循環經濟展(CE Taiwan)將於9月24日至26日於世貿一館聯合展出。
TIWW以水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軸,展出廢汙水處理、整廠設備應用及創新技術;CE Taiwan則致力資源利用效力最大化,擴大展出循環經濟之跨產業應用、創新商業模式及綠能環保科技之產品及解決方案 |
 |
綠能無人機創新大獎賽開跑 首度挑戰往返龜山島飛行 (2020.02.26) 為鼓勵學界及產業共同發想創意,投入無人機創新研發並培育綠能科技與航太系統整合的人才,科技部委託成功大學規劃的「2020綠能無人機創新大獎賽」自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;並邀請學界及業界航太、綠能高手共同挑戰「綠能無人機長程」飛行,以綠色能源作為主要動力之設計規劃,角逐挑戰賽高額獎金 |
 |
金屬中心攜手產學研共推溫泉綠能 點亮溫泉鄉 (2020.01.13) 日前在台東知本ㄚ一ㄚ旺溫泉渡假村,由金屬中心陳進明副執行長邀請清華大學、中山大學、勤益科大、屏東科大、台東大學、漢力能源科技及大同新能源事業部等專家,共同參訪金屬中心首部溫泉創能發電技術示範機組的運轉發電 |
 |
MCU元件的採購因素分析 (2019.12.10) 經過多年的發展,MCU本身的性能更加強大,所能應用的範圍也更加多元,並衍生出非常多樣化的產品組合。 |
 |
類比晶片需求強烈 8吋晶圓代工風雲再起 (2019.11.01) 在5G、物聯網、電動車與綠能的趨勢下,類比元件有望迎來其黃金的年代,無論是IDM廠或是晶圓代工業者,都能在這波成長中此獲利。 |
 |
2019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永續、綠能、循環科技當道 (2019.09.27) 「2019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」於昨(26)日至28日假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1樓盛大展出,博覽會以「未來科技」、「創新發明」、「永續發展」3館聯合進行展示,其中「永續發展館」由農委會統籌 |